台中市在近十年來,
進行了許多景觀工程,
其中河岸的景觀綠美化,
遍及潮洋溪、綠川、麻園頭溪、南屯溪、梅川、柳川等等。
市府最近又規劃了最新的計劃,
將樹德、樹義里的柳川河岸空間進行規劃設計。
不過目前只是規劃案,
什麼時候動工,
錢在哪?
還不知道。
早在1999與2001年,
市府先後進行「柳川河岸空間綠美化工程」,
將中正路到民生路的河岸與橋樑,
做了許多美化工程(2002.12完工)。
今天先看看這項「前例」,
看看市府以往的功力如何。
由民生柳橋(民生路)向北,
河岸的人行道,
做了很多景觀工程。
有許多大型花台,
另外也種了很多樹。
不過歷次風災(不是今年這次),
柳樹倒了很多。
另外還有,
特製的鐵條座椅。
這種座椅因該是為這項工程所製作,
我是沒見過其他地點有相同的座椅。
柳樹是沒幾棵,
大概是倒光了,
例如這一棵。
現在幫助「美化」的座椅仍在,
但中央的樹木早就倒了。
也許樹木需要的是較大面積的「樹穴」,
而不是「此種」美化。
值得注意的是「解說臺」:
上面有圖文解說,
不過內容是
上面寫「黃昏時的柳川(1960年代) 1960年代的台中柳川,自公園路與民權路之間,兩岸違章屋的景色」!
竟是緬懷四十幾年前違建霸佔的年代!
而不是六十多年前媲美日本京都鴨川的年代!
中區的柳川河岸,
原本兩岸佈滿垂柳,
溪水清澈。
但後來國民政府被共產黨擊敗,
大批難民湧入台中市,
一口氣將台中市的都市規劃與負荷能力擊垮。
(不過,我覺得日本人留下的房舍會不夠住?我是覺得一定有某種問題。)
大批沒地方住的難民,
就在綠川、柳川沿岸架起簡陋房舍,
原本的美景就被破壞了。
後來經過市府的努力,
終於將違建清除(柳川的部分在1986年),
重新整治河川,
然後就變成了現在這種情況:
河底水泥溝中溝、溪水嚴重發臭、柳樹發育不良!
溪水發臭,
是因為沒有污水下水道,
將污水送到污水廠處理。
水泥溝中溝的原因,
大概是「迷信神話」,
喔!不!是「相信專業」。
至於柳樹為何不是被風倒,
就是發育不良?
這方面我不是專家,
我不知道答案,
但這相當值得研究.....
台中市不會種柳樹!
接下來看看民權柳橋:
人行空間大幅整建,
增添光廊與地磚鋪面。
此外,
特製的指引地磚,
也有相當的特色。
不過......
這種搞笑的東西,
我看還是砍掉重練吧!